来源:广州日报
从新冠肺炎疫情到现在,我去超市买菜的次数不到五次。住在体育西路的李小姐发现,在她居住的小区门口,每天都能看到盒马、JD.COM回家、大哥来去匆匆。
据了解,京东在6月6日回家-6月14日销售额同比增长138.8%;6月1日至6月14日,达达快递累计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73.4%;1-3月高峰期盒马鲜生销量同比增长3-4倍,目前平均增长率在60%左右。疫情给生鲜电商带来发展和反思的机会。业内人士认为,新的快速增长期可能会迎来新一波的行业洗牌。
传统零售商
拓宽在线渠道
在过去的五个月里,永旺的整体销售额明显低于去年,商店的客户数量减少到去年同期的85%左右。广东永旺天河城商业有限公司运营总部门店运营总经理金一如表示,该数据对实体超市影响较大。然而,金一如对今年下半年有着良好的期望,对市场仍然充满信心。部分原因是他自己App近期推出,扩大线上销售渠道,增加配送销售,有望使其成为销售业务强劲的增长点。
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开始与美团、京东家居、饿了么等配送平台合作。随着行业趋势的变化,在线销售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该集团决定增加投资。金一如告诉记者,公司采取了自己平台与其他配送平台相结合的多平台战略。自己的平台有更大的改善客户体验、交流和便利的空间,可以更好地整合客户资源;多平台互补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多的选择。
金毅茹表示,该公司近年来在线销售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一直在增长。目前,在线销售仍然是绝对的销售增长点,在线和离线销售相互补充。她还透露,该公司正计划在线下分销,以服务社区客户:未来的方向是在广州和佛山开拓不同形式的新鲜零售市场。
社区生鲜2.0——菜吧
自从楼下开了一家红薯藤,我就再也不用担心买菜了。虽然胡女士是全职妈妈,但她可以节省买菜的时间和精力。为什么不呢?钱阿姨、红薯藤等社区的新鲜食品解决了许多需要计划买菜的市民的痛点。
一家社区生鲜店的工作人员说:疫情期间,我们对店铺所在社区的居民没有消费门槛,一盒鸡蛋也送了。反正只有几步。虽然店里六个员工的排班表都满了,但是生意增加了两三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他们还在周边居民中通过微信群购买订单,线下提货或送货上门,线上营业额逐渐大于线下营业额。有业内人士表示,2019年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生死纠纷,自营家居业务可能是行业走出生存困境的选择之一。
除了从线下到线上的顺利过渡,疫情也给了社区商店2.0——菜吧——一个受欢迎的机会。在琶洲磨盘沙街的一个社区,记者看到一排冰箱分别放置蔬菜、肉、水果,社区居民来买蔬菜,平均选择不到5分钟,关闭橱柜离开。一名男子告诉记者:酒吧的肉和蔬菜质量很好,价格可能略高于市场价格。在回家的路上买蔬菜很方便,适合工作时间不固定的白领。
记者了解到,菜吧在广州市场并不流行,市区只有几个布局。事实上,菜吧并不是一件新事。布局已经一年多了。为什么酒吧不大?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一些社区新鲜零售店品牌采用 ** 不断扩大线下门店,在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后,可能会在菜吧上下功夫:如果菜吧也采用 ** 方法可能更有利于规模发展。一位新兴行业人士认为,酒吧是未来新鲜零售市场的补充,该模式是可行的,主要取决于它是否能盈利:其成本和利润取决于订单量,只要周转速度加快,损失率降低,利润就可以增加,该模式自然可以进入良性循环。
微距电商让库存离消费者只有几公里
传统零售商向电子商务转型,生鲜电子商务企业也在修复中向线下渠道快速扩张。据盒马广州区域运营总监潘宇亮介绍,今年前五个月,盒马广州的销售额正在进行中1-3月达到峰值,同比增长3-4倍,4月份有所稳定,同比增长约50%。目前,高价值消费者的留存率约为80%。从消费类型来看,消费者更追求餐饮的安全性和质量,散装、日鲜等廉价肉菜的部分消费份额被有机菜取代。
记者从达达集团了解到,2020年第一季度,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09%,原因包括疫情期间,由于短期高频下单,很多新用户形成了即时消费习惯,认可了手机下单、一小时回家的消费方式。
业内普遍认为,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电商历经了远距、近距、微距三个阶段,其中微距电商也就是即时零售,让库存离消费者只有几公里,配送只有30分钟到1小时。但即便电商发展到现在的程度,还有近80%的零售发生在线下,即时零售和本地零售的电商化将是一个最大的机会。
除了加强供应链建设外,许多企业还加强了数字化转型、家庭服务投资和全渠道布局的必要性。达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个平台,将加强与各类优质企业的深入合作,充分发挥京东家居和达达快递本地即时零售和物流配送的优势,确保充足的商品供应和即时配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服务。
菜吧买菜三部曲
扫码开门
开门选购
关门结账
分析
生鲜电商行业正处于新的洗牌阶段
据易观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生鲜电商行业日均活跃人数为658.1与去年同期相比,万增长104.8%。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到1620亿元,预计2020年可达2638.4亿元。
由于疫情,一些朋友也获得了发展机会,并开始尝试进入广州市场。 潘玉良认为,这些朋友也经历了测试服务能力的时期,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他们可能有销售机会,但他们没有发展机会。在他看来,原因是有些系统不大,但服务用户数量不够,很快就达到了极限;有的客户群体不是高价值客户,流失率高;其他平台在与商家合作时没有互利,无法给消费者持续的用户价值,客户留存率较低。
目前,该行业正处于一个新的重组阶段。 潘玉良表示,疫情带来了许多新的玩家,雄心勃勃地分享了市场份额,老玩家也希望利用这一趋势,巩固自己的地位,同时继续扩张。这一快速发展时期意味着该行业将迎来新的淘汰赛阶段,该行业最终可能会有三种模式,每种模式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盒马模式,一个或两个前仓库模式,一个或两个平台供应商,其他模式已成为补充。
通过分析这三种模式,他认为大型商店的自营模式可以提供更多的保证和可持续发展。当然,他还强调,这种模式需要强大的资本实力和交易能力。在他看来,其他模式也有明显的优缺点。小型商店资产轻,自营投资小,起步快,但客户获取成本高,粘度不够大,供应链薄弱,需要快速转型;平台有一定的稳定客户群,但发展速度慢,空间有限。
分析
仅做线上或仅做线下的单一模式不可行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鹏认为,生鲜电子商务市场分为三个维度:一个是国家品牌、大区域品牌和以社区为单位的服务提供商。每个维度都有自己的主流品牌。
他认为,2019年以前,生鲜食品配送行业亏损严重,随着疫情的发生,全国品牌、区域品牌和社区品牌都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但随着前两个渠道的下沉,服务点的集约化培育和服务体系的完善,社区中的小微生鲜电商很可能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和生存能力。
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该行业对资本、服务系统和大数据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企业想分享一份份额,他们必须有资本干预,其次,他们必须有智能、大数据和云技术的支持。 朱丹鹏表示,新电子商务行业也需要形成四个现代化,即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和规模化。
另一方面,在传统零售商向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生鲜电子商务也在探索线下渠道。线上线下生态系统的形成明确表示,只做线上或线下的单一模式是不可行的。即使是以线上为主的电子商务,也要考虑由特殊的社区服务点进行精细配送。线上线下融合互补是必然趋势。朱丹鹏说,这也是生鲜电商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生鲜电子商务行业仍存在许多不专业、不规范的现象,如价格高、质量低、服务不到位、配送不规范、损坏率高等,毕竟,这不是传统产业,而是新的商业形式。朱丹鹏说:让他们在探索中创新和改进。(记者 林林)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