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特约研究员李长宏
来源 | 物流沙龙
28首批骨干物流信息平台试点单位名单标志着物流平台新时代的新使命,即加快解决信息岛、信息烟囱等长期制约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突出问题,提高物流现代化、组织、智能水平,进一步促进物流成本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物流平台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产业发展水平和企业经营管理质量。它能否在交通强国的国家战略中发挥主导作用,取决于一系列关键因素及其关系的结构。
平台的发展是一个寻求本地文章、明道、优秀技术和实践的过程,即基于产业链,注重价值链优势,依托现代供应链提高多边协调和粘性,明确平台定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以渠道 枢纽 网络为载体,实现元素、凝聚共识、优化库存、吸引增量,构建平台四层结构,通过模式创新,创造双赢高效的生态系统。
在平台开发过程中,三重模式,即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始终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商业模式决定了平台的发展方向和生态内涵。管理模式主导着平台的效率和公平性。利润模式为平台的生存和抗风险能力奠定了基础。如果将商业模式与军舰进行比较,则管理模式是军舰上的官兵,利润模式是燃料供应线。平台能否顺利经历生存、盈利和发展三个阶段,从根本上取决于三重模式的创新和重构。
图1
一、物流平台商业模式
彼得·德鲁克指出:当今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可以简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赢得用户,吸引投资者,创造利润,用一半的努力得到两倍的结果。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物流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在众多复杂的利益相关者中找到合资企业、合作伙伴、参与者和平台的多边,确定三商的组合,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交易结构和规则。
图2
1、平台顶层设计
以资本为纽带,发起成立平台公司。
目前,平台市场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平台相互竞争,相互渗透。只有实现大的纵横结合,才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股权关系是一种相对稳定和长期的利益链接方式。平台通过产权将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实现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有效塑造核心竞争力和持久的竞争优势。按照价值趋同、互补优势、合适合适的原则,选择股东,共同启动平台公司的设立。例如,沈哈红通过多式联运三方铁路、公路和港口联合发起成立,创造了2017年海铁联运量超过60万箱的行业记录。
以信息为纽带,建立联盟合作模式。
通过分工协作、代码共享等方式形成合作联盟,实现物流资源共享。NEAL-NET建立国际非盈利物流信息互联合作机制,促进中日韩物流信息互联共享,实现区域物流协调整合,促进区域经济和交通贸易发展。
以产品为纽带,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
这种合作模式对合作伙伴的信用等级要求较高,或者各方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互信关系。
2、确定平台商务结构
作为一个建立平台的企业,它必须有自己突出的优势,建立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平台吸引力和聚集用户的关键因素。同时,投资者、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三业务关系的垂直定义是集三业务于一体,还是发挥作用。
水平确定平台边界,准确定位价值链,选择哪些业务自营,判断哪些业务交给合作伙伴,首先启动平台的哪一侧,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效应。例如,一些物流平台与大学共同建立了研发中心、技术联盟和平台技术架构。
二是物流平台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靠制度,平台运行讲机制。机制核心是驱动资源配置,对内形成先进的管理模式,对外构建民主、透明的生态体系。平台既要做好价值管理和角色分工,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规则,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也需要倡导共赢协同高效的平台文化。
1、建立平台管理体系,提高业务灵活性和灵活性
以提高平台活力和竞争力为核心,建立与平台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管理体系,系统提高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物流是一个复合产业,物流平台的成功运行需要其背后巨大的系统来支持。平台公司应做好自身的组织结构设计,建立区域和功能业务部门集群,将发展阻力转化为动力,培养基于平台的多个微经济制造商群体。妥善处理传统业务与平台业务的关系,找到平台与原业务的协调点,使新旧业务相互补充。促进物流与金融、信息、交易、人才、投资、大数据等业务的综合发展,适度推进跨境布局。
2、建立适合平台模式的文化和团队
文化管理是平台发展的必然趋势。平台文化引导多边群体达成共识,成为规范平台活动的内在约束力。没有规则的平台不能运行,但有文化的平台生动创新,有规则有文化支撑的平台充满活力。对于平台转型时期的企业家来说,价值观和心态的转变是首要任务。升级模式需要同样的心态、利他主义和长跑。
物流平台对企业来说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需要跨境、西游记的团队组合,也需要秦穆公式的企业家实现商鞅变法的壮举。
3、确定平台业务组合,形成动车组发展
物流平台本质上是收集物流服务需求、物流服务资源、促进物流交易、协调物流活动、提高物流流程协调效率的场所。业务包括基于供应链的交易及其配套服务和增值服务,从开放的角度分为广泛业务和自有品牌深度业务。
以基础服务的标准化、增值服务的便利化、定制服务的差异化、创新服务的衍生为标准,基于时间、空间和要素的不同维度,构建不同形式的物流平台。除了物流业务,平台流量的产生和增长必须来自跨境服务的有力支持。
物流复合产业属性决定了物流平台的良性运行,需要运输、仓储、营销、研发、信息、大数据、金融、物联网等独立专业子系统的有机支持,确保整体行动的协调和高效。
基于现有业务优化和未来核心业务发展的目的,对不同业务部门进行分类管理,科学选择资本导向、战略导向、经营导向等不同管理手段,采取项目整合、业务联合、资本、文化整合、综合反应策略,团结一切力量,吸引合作伙伴,分享价值,共同打造功能完善、增长潜力强的生态系统。
4、确定平台治理机制,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物流平台通过建立物流产业链相关方沟通渠道,形成信息集群,分散在各企业资产和物流服务能力迅速聚集在新平台上,为各企业链接到平台开发界面,建立互动机制,建立不过度约束的商业伙伴关系,满足相关利益集团的需求。
利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以共享、共生、共同进步、公平、效率、活力的理念,共同建立治理机制和运行规则。
充分发挥国家公共平台的标准化和基本作用,28个试点领导和示范作用,行业平台监督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高质量和效率率为目标,以资源整合为手段,降低成本和效率,建立分工合作体系,增强共识,促进物流平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平台上各企业展示自己的长期业务,和谐共存,诚信管理,共同构建供应链生态的命运共同体。
三、物流平台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指企业的利润来源和方式。从哪里获得收入?谁能分担投资或支付成本?良好的利润模式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收入,还可以为企业建立一个稳定、双赢的价值网络。现有物流平台的利润点一般来自物流服务、平台服务和以流动为要素的各种扩展服务三个方面。
随着物流业的转型升级,物流正逐步走向前台,成为聚集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未来平台盈利有三种可预见的方式:
一是嫁接物联网,充分发挥物流商品属性,连接贸易和新零售系统,分享商品增值获取收入。
二是发展物流平台链接价值的商业广度,培育 物流平台 的新驱动力,形成新的产业体系。物流平台 是基于物流平台,挖掘物流链接价值,实现资源要素的高效连接和优化配置,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实体经济运行效率,促进商品增值、组织变革和生态发展,形成基于物流平台的跨境整合新模式。
第三,物流平台本身生态价值的深入发展。一个成功的平台将孵化出丰富的生态系统,平台的利润将包含在巨大的生态价值中。目前,我们只看到冰山一角的利润。富人必须使用奇怪的胜利,平台企业应善于充分发挥时间和地理优势,建立差异化的利润模式,建立利润管卡,实现专业管理、多元化利润,实现小规模、股票、增量的效果。
爱因斯坦说:从复杂的复杂性中找到简单,从不一致性中找到和谐。想象力总结了世界上的一切,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物流平台的灵魂在于链接整合,关键在于三重模式的创新和重建,成败在于实施路径和切入点的选择,胜利必须在于跨境整合生态系统的建设。
本文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的立场
— END —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申请免费使用